继科伦药业(002422)(002422.SZ)和川宁生物(301301)(301301.SZ)之后,四川药商刘革新在近13年收获了其第三个IPO。
(相关资料图)
7月,科伦药业旗下科伦博泰生物-B(06990.HK,以下简称“科伦博泰”)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,成为港股市场生物医药领域近两年最大的一单IPO项目,科伦系也顺势收获第三家上市公司。
截至8月10日收盘,科伦博泰股价为72.5港元/股,较其发行价累计上涨近20%,总市值为158.92亿港元。同日,科伦系另两家上市公司科伦药业和川宁生物的市值分别为382.33亿元、203.16亿元,三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为732.09亿元。
记者注意到,科伦系的三家上市公司中,川宁药业和科伦博泰均在近一年内上市,两家公司IPO募资合计约23.04亿元。由于两家公司上市时间较短,尚未实施分红,但科伦药业在A股已分红13次,累计分红42.11亿元。
需要注意的是,尽管科伦药业和川宁生物业绩保持增长,但科伦博泰至今未盈利,且2021年和2022年,累亏超15亿。
科伦博泰上市一个月股价涨近20%
作为科伦药业的控股子公司,科伦博泰成立于2016年,此前,其并未受到过多关注。但在2022年,科伦博泰就9个ADC(抗体偶联药物,antibody-drug conjugate)项目与全球医药龙头公司默沙东达成合作,合作总额近118亿美元,科伦博泰因此一战成名。
今年初,科伦博泰完成2亿美元的B轮融资,由默沙东领投,IDG资本、上银国际、中国信达等跟投,投后估值达100亿元。
默沙东入股之后,科伦药业正式启动了对科伦博泰的分拆计划。今年7月,科伦博泰以60.6港元/股的价格在港股首发上市。上市一个月以来,科伦博泰股价冲高回落。K线图显示,7月25日,科伦博泰的股价最高冲至86.95港元/股。截至8月10日收盘,科伦博泰报72.5港元/股,较其发行价累计上涨近20%,总市值为158.92亿港元。
2021年和2022年,科伦博泰的营收分别为3232万元、8.04亿元;毛利分别为1179.7万元、5.27亿元;运营亏损分别为7.77亿元、4.19亿元;归属于权益股东应占年内亏损分别为8.9亿元、6.16亿元,两年累计亏损15.06亿元。
由于尚未从商业化产品销售中获得任何收益,且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,成为科伦博泰亏损的主要原因。2021年和2022年,科伦博泰的研发费用分别为7.28亿元、8.46亿元,两年合计为15.74亿元。
一年内收获两家上市公司募资23亿
随着科伦博泰的上市,科伦系已经拥有三家上市公司,分别为A股的科伦药业、川宁生物,以及H股的科伦博泰。
作为科伦系的核心上市主体,科伦药业于2010年登陆A股市场,是我国大输液行业中品种最为齐全、包装形式最为完备的医药制造企业之一。
日前,科伦药业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,公司预计2023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为13.6亿元至14.4亿元,同比增长56.67%至65.88%;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3.2亿元至13.9亿元,同比增长62.90%至71.54%。
2022年,科伦药业的原料药中间体运营主体川宁生物在创业板分拆上市成功。当年,川宁生物实现营业收入38.21亿元,同比增长18.21%;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.12亿元、4.47亿元,同比增长269.58%、147.15%。今年一季度,川宁生物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2.7亿元、1.75亿元,同比继续增长27.34%、74.41%。
记者注意到,由于药企分拆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拓宽各个上市主体的融资渠道,从融资这一角度来看,2022年12月,川宁生物首发募集资金11.14亿元。作为科伦博泰和川宁生物的母公司,科伦药业自身也在2022年3月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30亿元,这也是科伦药业自2010年IPO之后首次在A股实施股权再融资。
若包括上月科伦博泰港股IPO在内,近一年时间内科伦系两家公司通过IPO合计已募资约23.04亿元。由于科伦博泰和川宁生物上市时间较短,尚未实施分红,但此前,科伦药业在A股已分红13次,累计分红金额达到42.11亿元。
而融资的目的之一,也在于助力药企进一步投入研发。2022年,科伦药业和川宁生物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7.95亿元、3538.17万元。
截至8月10日收盘,科伦药业和川宁生物A股股价25.92元/股、9.14元/股,市值分别为382.33亿元、203.16亿元,科伦系三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约为732.09亿元。
关键词:
继科伦药业(002422 SZ)和川宁生物(301301 SZ)之后,四川药商刘革新在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