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8-9日,第30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在北京举行。本次大会的主题为:2023·重聚·重启·重链。著名经济学家、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,以《2023年全球金融与资本市场大概率事件》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。
(资料图)
“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还是比较疲弱的,最主要原因是疫情期间,内部的引擎很疲软,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,而外部引擎很强劲,就是出口。从去年年底开始,出口增速开始下行,今年中国经济能到多少,完全取决于消费和投资能回暖到多少。”张明说。
张明表示,中国GDP增速,从2012年开始一直到2019年,增速总体在不断下行,大致从12%的增速降到6%的增速,降低了一半。背后主要是两个原因,一个原因是人口结构变化,中国人口结构在2010年到达一个拐点,工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峰,之后开始下行,导致潜在增速下行。另外,中国经济主要增长动力从投资变成消费,从制造业变为服务业,也会导致潜在增速下行。
“最后是疫情,2020年是前低后高,2021年是前高后低,去年二季度最差,当时珠三角、长三角爆发比较严重的疫情。今年会怎么样?两会提的目标是5.0,我们团队觉得增长会到5.5。从季度来讲,今年是一个英文的N字形,二季度会最高。今年的宏观政策依然要维持宽松的基调,如果宏观政策不宽松,5.5是实现不了的。”张明说。
张明表示,去年二季度消费的贡献是负的,投资贡献几乎等于零,全靠出口的正增长。去年四季度为什么会反弹?消费几乎等于零,因为去年放开了管控,增长全靠投资,投资里面全靠基建投资。去年中国经济能够稳住关键靠基建投资在下半年发力。
在张明看来,未来一段时间,中国经济的增长还面临两个中期压力:
第一个压力是三年疫情给大家留下了伤痕效应或者疤痕效应,体现在三个方面,一个方面是无论是老百姓还是企业家都不愿意加杠杆,风险偏好下降,第二个是金融机构和企业资产负债表面临冲击,金融风险上升,最后一个是中低收入家庭受到的冲击最大,他们的反映是降低未来子女教育投入,而这个人力资本基本放缓尤其值得担心。
第二个压力就是人口结构的趋势性转变。很重要的拐点,2010年中国人口出现第一个拐点,工作人口占比达峰,去年到达了第二个人口拐点,人口总量达峰。人口总量达峰会发生什么呢?需求侧经常面临需求不足的情况,家庭更多遭遇冲击,疤痕效应和人口拐点使得经济在未来增长进一步下降,需要短期内通过宏观政策来稳增长,中期内需要通过改革开放来提振增长速度。
对于今年国内资产的价格走势,张明表示,更看好今年的股市和下半年人民币汇率,对于债权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不是特别看好。
在张明看来,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生了结构性变化,过去巨额收益不会再回来了,但是并不代表整个房地产都没有投资的价值。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未来会有两个很重要的分化:一个是城市之间房价的分化,一个是开发商内部的分化。
“为什么城市间房价会分化呢?外需难以期待,要激活内需,激活内需就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,就要打破市场分割,让要素充分流动,而要素充分流动必然导致要素聚集。所以说各类要素都会向一些核心区域汇聚,五个三角形,对应大湾区、长三角、京津冀、中部三角、西部三角,。总而言之,中国房地产暴利时代过去了,区域之间会分化,这些区域的房地产表现会好于其他区域,因为他们有大量年轻劳动力流入,第二他们本身有很多优质公共资源,包括好学校和好医院,这样城市的房地产相对来说表现会很好,而其他地方就不太好说了。”张明说。
张明表示,开发商内部的分化,中国还有几万家房地产开发商,市场集中度很低,未来大量的中小开发商都会消失,要么会死掉,要么会转型,中国会发生更多的头部化。最近很多政策放松都指向一个目标,就是优质头部的房企。中国的开发商,行业集中度未来会明显上升。
“如果未来大家还要买房的话,就是四句话,核心城市、核心区域、大开发商、中小户型,有助于提高房产的流动性。”张明说。
关键词:
4月8-9日,第30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在北京举行。本次大会的主题为:2023·重聚·重启·重链。著名经济学家、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
据上海临港消息,4月7日,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海通证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。双方将在服务国家战略实施、推动区内产业集聚发展、培育重点园区企业
北京时间4月8号火箭和黄蜂的黄蜂的比赛,本来在第二三节火箭是可以持续拉开分差的,然而尴尬的是,末节火箭却出现了进攻端断电,防守端也没有